寶寶發(fā)燒作為嬰幼兒常見疾病之一,如何科學的給寶寶退燒降溫便備受爸爸媽媽們關注,尤其是媽媽們對降溫方法可能脫口而出,殊不知在一些眾所周知的藥物降溫方法的背后,掌握一些基本的寶寶身體狀況對應對寶寶發(fā)燒將大有裨益,比如說水分在幫助寶寶退燒降溫中的作用就不可小覷。
正如那句話“女兒是水做的骨肉”,成人體內含量約占體重的60%左右,而這個數(shù)字對于寶寶來說還會增大,因為年齡越小,體內水分比例越高。滿一個月嬰兒體內所含水分約占體重的75%,早產(chǎn)兒更高達80%左右??梢娝龅膶殞氁残枰畞眇B(yǎng)啊。當寶寶發(fā)燒時,會蒸發(fā)掉體內大量水分,這時及時并適量的給寶寶補充水分就顯得格外重要。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如何利用水分為寶寶退燒降溫。
人體散熱途徑,也就是退燒途徑大致有四條:首先是經(jīng)皮膚蒸發(fā)水分散熱,也是最主要的;其次是經(jīng)呼吸散熱,發(fā)燒時呼吸會增快加深;第三點是經(jīng)排尿過程散熱;散熱最后一點便是經(jīng)排便過程。當寶寶體溫增高時,身體會自動流汗散熱,但當寶寶發(fā)高燒時,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,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,這致使寶寶的身體無法散熱。而嬰幼兒生病時多不喜喝水或奶,這時家長一定耐心少量多次喂,以增加體內水分,利于退熱,否則服了退熱藥也達不到預期效果。再有,排尿和便過程都可利于降溫。總之,退熱的捷徑不是從藥物(退熱藥、抗生素等)出發(fā),而是增加體內水分和適宜物理降溫。
如何做到發(fā)熱時有效的物理降溫呢?首先盡可能保證寶寶液體攝入。退熱過程主要是通過皮膚蒸發(fā)水分而實現(xiàn)。若體內水分不足,退熱效果受限。再有,在適當提高室溫的前提下,盡可能減少穿蓋利于皮膚散熱。還有,洗溫水澡、溫熱毛巾濕敷也是很好物理降溫的方法。冰袋或退熱貼也會有一定效果。
傳統(tǒng)退燒藥是通過口服胃部吸收后,調節(jié)人體內生理機能來達到降溫目的,藥物成分會到達體內五臟六腑,而退熱貼是外貼劑,貼在體表部位,完全是外在的物理降溫方式,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,也就減少了寶寶體內水分的消耗。除此之外,水分含量越高的退熱貼越有利于寶寶體內熱量的散發(fā),目前所知含水量最高的退熱貼就是兵兵退熱貼,含水量高達80%,較高的含水量不僅可以有效的帶走寶寶體內的熱量,同時也有利于寶寶體內水分的留存,達到科學降溫退燒的效果。